冷链物流极有可能一股独大发表时间:2020-06-16 10:11 冷链物流市场潜力巨大 冷链物流是指冷冻类食品在生产、贮藏运输、销售,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,以保证食品质量,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。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、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,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、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;是需要特别装置,需要注意运送过程、时间掌控、运输型态、物流成本所占成本比例非常高的特殊物流形式。 物流供应链研究中心研究显示,目前中国食品年供应量总额在1700亿美元,到2020年将达到8000亿元美元,年平均增长率在19%。另外,根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的另一项调查显示,我国由于冷链的问题造成每年约有l200万吨水果和1.3亿吨蔬菜的浪费,总值至少在100亿美元。 为此,美国冷藏供应链专家曾多次建议和鼓励美国冷藏供应链经营商,尤其是品牌公司,抓紧时机进入中国市场。美国冷链经营商们也曾在美国芝加哥多次开会,并赴北京与中国同行会面,共同探讨有关中国冷链发展对策,其中包括按照***标准在中国建立冷链协会、联合冷链企业等。 博科资讯董事长沈国康说:"冷链物流是一个复杂、完整的体系,对设备、技术以及从业人员的要求都比较高,顺畅流转的物流,标准化和信息化的至关重要。其冷链物流的标准涵盖了温度纪录与跟踪、温度设备控制、商品验收、温度监控点设定、运作系统sop的建立等领域。 加速推动产业升级 一方面,随着市场成熟和发展,冷链物流开始"热"了起来,另一方面,在软硬件建设方面,冷链物流却相对显得有点"冷" 物流供应链研究中心调查显示,目前超过20%的食物由于没有很好地冷藏,在运输过程中被浪费。仅水果、蔬菜等农产品在采摘、运输、储存等物流环节上损失率就达25%-30%,每年有总值约92.5亿美元的农产品在运输中损失,腐烂损耗的果蔬可满足近2亿人口的基本营养需求,损耗量居世界首位,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%以下。欧、美、日等国食品冷藏运输率达80%-90%,东欧国家约50%,而我国只有10%左右。由于缺乏完善的冷链,也造成了某些食品零售价高居不下,一些易腐食品售价中甚至有高达7成是用来补偿物流过程中损失的货物价值。而按照国际标准,易腐物品物流成本最高不超过其总成本的50%。 物流供应链研究中心负责人王颐中介绍说:"我们必须加紧建设和投资开发冷链基础设施建设,不断普及卓有成效的全国性冷藏供应链配送网络系统,同时通过信息化建设,促进冷链物流的软件优化,提升利润水平,减少相应损耗,避免浪费,进而间接推动配送产品产值的提升,促进冷链物流产业升级。" |